來源:智慧校園一卡通
未成年人保護法大修,可以說是眾望所歸、值得期待。近年來,未成年人被傷害的事件屢屢登上媒體頭條,引發公眾爭議。
2015年7月18日,廣西岑溪,13歲少年沈某殺害同村三姐弟,并拋尸至廢棄水井中。
2016年8月,四川金川,13歲男孩為搶手機,向回家途中的23歲美麗女教師潑汽油并點燃,導致女教師重度燒傷。
2018年12月31日晚,衡陽市發生一起殺人案,一名13歲的嫌疑人在殺害父母后逃離。
一起又一起的未成年惡性犯罪令人發指。
與此同時,針對未成年人保護的討論也日益廣泛而深入。然而,撥云見日,不難發現,無論是未成年人犯罪還是校園凌霸都指向未成年人保護的欠缺。
02
未成年人很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學校度過的。學校出了安全事故,責任在誰?曾經有人開玩笑說:學生怕老師,老師怕校長,校長怕安全。
曾經有位校長在回答記者采訪時說,他每天最緊張的時段就是學生上學和放學的這段時間,上學時孩子能不能平平安安地來到學校,放學后孩子是不是順順當當地回到家里,每天都讓他掛心不已。
“我們學校占地只有5000多平米,而學生卻有2400余名,一些相關的設施配套還沒有完全跟上。最大的問題是,學校的位置緊靠馬路,每天各種車輛川流不息,而每每看到一些小學生在密集的車流中穿來穿去,我的心就一直揪著,直到他們安全走過?!?br />
該校長的心態在很多小學校長中產生共鳴。
與此同時,校園欺凌的惡性事件也層出不窮。
2017年,北京市延慶二中一名學生在廁所被逼撿食糞便,只能苦苦哀求:“饒了我吧?!?br />
不久前,河北省清河縣某中學初一女生在不到10天內遭7名同學多次毆打,經鑒定構成輕傷二級,打人學生都不滿14歲。
云南一名女生在學校宿舍里遭到同學的毆打,她爬上洗漱臺打開窗戶逃避不慎墜樓,造成九級傷殘……
類似的事件不勝枚舉。
03
未成年人究竟應該得到怎樣的保護?
“學生的安全問題當然不僅僅是放學和上學的問題,但只要是孩子出事了,無論發生在校內還是校外,無論學校有沒有錯,學校都要承擔很多?!币晃徊辉竿嘎缎彰男iL感嘆道。
很多學校在巨大的安全壓力下,教育行為已經扭曲變形。
人民日報曾發表了《保證校園安全不是“不許動”》的文章,說的就是有的學校連孩子的課間10分鐘都“沒了”,學校規定課間時段學生除了出去上廁所之外不得出教室玩耍。整個課間,校園里都是靜悄悄的,完全沒有了屬于孩子的朝氣和活力。
讓校長和教師在有安全感的前提下明明白白承擔起安全責任,這才是校園安全管理工作應該追求的目標。所謂的“安全感”依托于校園安全管理的智能化、可視化、常態化。2017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的意見》,在此之后,許多學校也明確了將采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作為學校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
對于未成年人的保護,不應局限于保護他們的生存和安全,對安全意識的強化和犯罪行為的防微杜漸,同樣是“保護”應有之義。
安全問題產生的原因和主體是復雜的,凡事找學校固然令學校感覺委屈,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強防控的結果于學校于未成年人都是有利的。一方面,它讓安全隱患不再是牽絆學校管理的“牛鼻子”而是加強安全管理落實的“指揮棒”。另一方面,也能讓未成年人打破安全“桎梏”,在陽光下自由自在的成長。
聯系人:周小姐,唐先生
手 機:13618719520,13508716087
郵 箱:ynpos@163.com
公 司:昆明方象科技有限公司
地 址:昆明五華區美麗家園美祥格8棟一單元4B